权威发布“冠军产品滨州造”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博兴县专场
7月22日下午,在山东金佰特商用厨具有限公司,滨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冠军产品滨州造”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博兴县专场。邀请博兴县政府、博兴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博兴县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同志,以及山东滨州智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富斯特油脂科技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介绍博兴县“冠军企业”“冠军产品”以及“滨州好品”等工作,并回答记者提问。
博兴县以创新驱动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6项产品产量或市场占有率列全球或全国第一。今天召开“冠军产品滨州造”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博兴县专场,下面我介绍一下今天的发布领导:博兴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范国龙先生,博兴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张超先生,博兴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常忠先生,山东滨州智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梁宁宁女士,山东富斯特油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邵曙光先生,围绕博兴县“冠军企业”“冠军产品”以及“滨州好品”等工作进行介绍,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博兴,是一片充满活力与希望的土地,自古以来就有着深厚的产业底蕴和创新基因,拥有董永故里、吕剧之乡、中国智慧厨都、中国金属板材之乡四张名片。今年以来,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锚定“走在前、挑大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推动“五个新提升”,攻坚克难、创新实干,经济社会始终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社会经济发展活力强劲。民营经济根基深厚,市场主体蓬勃发展。依托齐风遗韵的重商文化,博兴民营经济从“兴福现象”起步,历经40年培育出3家中国民营企业500强、7家山东省民营企业200强,6.4万户市场主体构建起多元产业生态,奠定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和工业强县的坚实基础。特色产业集群崛起,“博字号”产品领跑市场。形成石油和精细化工、商用厨具等“既有高山、又有群峰”的产业链群,全国2/5的商用厨具、1/3的镀锌板、1/2 的彩涂板均产自博兴,6种“博字号”产品产量或市场份额位稳居全球或全国第一,彰显了产业核心竞争力。经济指标稳中有进,综合实力持续攀升。上半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54.55亿元,同比增长6.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22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156.9亿元,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0.48亿元。先后荣获全省工业强县、现代农业强县、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县等荣誉称号,位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78 位。
产业发展集群优势明显。化工产业链条完整,技术突破填补空白。博兴县拥有1个省政府认定的化工产业园、2家省化工重点监控点企业和42家规上化工企业,形成石油化工、油脂化工、农药和精细化学品四大产业板块。其中,京博石化综合加工能力达到1800万吨;诺力昂化学品、富斯特油脂年产脂肪酸、脂肪胺系列产品12万吨,是国内最大的脂肪酸、脂肪胺生产基地之一。京博农化茚虫威获评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益丰公司主导制定的两项硫脲国际标准,实现中国在化学产品规范领域国际标准制定零的突破。自主研发的聚硫醇系列产品,解决了“卡脖子”的技术难题,打破中国镜片原材料长期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粮油加工、生物科技规模领先,龙头企业带动强劲。以香驰、渤海为龙头的大豆加工产业集群,年加工大豆1200万吨、玉米60万吨,2025年预计主营业务达610亿元;山东滨州智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主导产品羟丙基倍他环糊精和磺丁基倍他环糊精钠,产能、营收、市场占有率均列全国第一位。商用厨具产业集聚,占据全国半壁江山。兴福镇聚集3000余家厨具企业,年产值300亿元,占全国份额40%、全省90%,直接从业人员6.2万人,获批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形成极具竞争力的产业生态。
政务服务赋能企业崛起。优化服务流程,打造高效政务生态。聚焦企业开办、项目建设等关键环节,通过“一站式受理、高效率办结”模式,以“十证联发”创造投资兴业的“博兴速度”,全方位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创新政企沟通“寸心会客厅”茶话会搭建常态化交流平台,县委书记、县长等县领导与企业家面对面恳谈,精准解决企业诉求。强化信用赋能,破解企业融资难题。探索信用应用新场景,帮助指导800余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累计走访各类经营主体1.66万户、授信90亿元、贷款投放87亿元。收集办理企业家梦想323个,创新推出“政策直通车”栏目,切实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一方面,加大对现有冠军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不断提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另一方面,积极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更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冠军产品。最后,我们真诚希望与各位媒体朋友加强合作,借助你们的平台和力量,广泛宣传博兴冠军产品和产业优势,吸引更多投资者和合作伙伴来到博兴,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博兴经济开发区近年来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创新举措?取得了哪些显著成效?面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双重挑战,开发区下一步重点发展方向和目标是什么?
博兴经济开发区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精准服务企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通过载体升级、机制创新、要素赋能三维发力,持续激活发展动能:
一是建强载体矩阵,厚植产业生态。完成开发区和化工产业园扩区升级,以专业化园区为支点拓展产业链空间。黄河智谷产业园聚焦低空经济打造示范标杆,首批3个项目已签约;推进绿色化工园区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搭建了“高端化工科研中试”平台,助力科研成果加速转化;数字产业园建成50000㎡赋能中心与示范基地,26家引领型企业、机构入驻,入驻率超80%。
二是创新体制机制,激活内生动力。加强与行政审批服务局等部门协作联动,推行“拿地即开工”,实现项目“开工一件事,十证齐联发”,大幅压缩项目落地周期。实施干部联企“1+N”包保机制,保障项目稳步高效推进。
三是强化要素保障,构筑营商高地。坚持“一地一策”,盘活低效用地超过4000亩,为优质项目落地提供空间保障。拓宽“银企合作”,超亿元信贷精准支持制造业、创新型企业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放大“京博N1N”模式效应,打造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下一步,博兴经济开发区将锚定全县“五个新提升”目标,聚焦“走在前、挑大梁”使命,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
一是强链补链,壮大产业集群。打造炼化一体、高端化工和高性能材料产业集群,延伸粮油食品深加工产业链,推动金属板材向千亿级规模迈进,培育壮大高端装备、新材料等战新产业,构建多元化产业体系。加快推进总投资144亿元的省市县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开工率、投资完成率“双百”达标,固投增长率超10%。
二是精准培育,做强企业梯队。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壮大龙头与“领航型”企业阵容,梯度培育优质中小企业,年内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瞪羚企业6家,市级以上创新载体5家,高企超过52家,新增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2家。力争高新产值占比超过65%、增速超过5%。
三是做细服务,激发市场活力。打造全市首家工业邻里党群服务中心,创建“关爱企业一生”品牌,提供10大类64项“一站式”服务,为企业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经济导报记者:请问博兴县工信局在培育全县“冠军企业”,促进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近年来,县工信局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和市工信局的大力支持下,立足“工业强县、实业立县”不动摇,在稳定工业大盘、突出创新驱动、深化数智赋能、绿色低碳发展方面攻坚发力,全县工业经济体量稳步增长,发展质效不断提升,我县先后荣获全省首批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全省粮油食品加工特色优势食品产业强县、全省首批“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和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成效明显县和省级“晨星工厂”试点县、全市首个省级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县。
一、工业经济量质齐升,创新驱动增添动能。坚持做大增量、做优存量,规上工业企业达到366家、产值突破1900亿元,创历史新高。培育工业设计中心、“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72家;省级创小159家、专精特新企业119家;国家级绿色制造单位11家,其中博兴经济开发区获批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将“冠军企业”梯队建设与“冠军产品”矩阵打造作为工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
二、数字经济活力迸发,产业转型持续深化。62家企业入选全省数字经济“晨星工厂”,11家企业获得省级DCMM贯标试点。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综合性二级节点上线运行,厨具产业大脑、板材产业大脑入围全省“产业大脑”建设试点。制定出台《关于实施重点产业产业链“链长制”的意见》《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开展四轮板材生产企业综合评价,设立厨具行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承办全省食品产业链对接交流等多场融链固链活动,着力做强传统优势产业。我县化工产业园扩区成功获批、面积扩大近50%,并入围2024化工园区综合竞争力全国百强、列43位。
三、服务企业提振信心,重点产业转型提质。运用线上+线下模式第一时间将重点政策传达至企业,围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等重点政策,常态化宣讲解读;开展企业家高端培训,年均组织各级各类培训活动20次以上,累计参训1000人次以上;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成立大会顺利召开,成功举办四届“博兴企业家节”,表彰75位企业家。商用厨具产业入围全国首批、全市唯一“2024中国最具影响力产业名片”、荣获“中国商用厨房设备产业高地”称号,行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金属板材产业获评省级特色产业集群,举办第三届中国(博兴)国际金属板材工业展览会,发布“‘兰格-博兴’板材价格景气指数”,行业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下一步,县工信局将围绕“672N”产业体系,实施“2610”企业培育工程,稳定工业大盘、提升产业能级、深化智改数转、推动企业绿色低碳发展,为品质滨州建设铸牢坚实的产业根基。
齐鲁晚报记者:请问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智源生物是如何保持研发创新活力、如何确保研发成果能够精准契合市场需求呢?对于企业未来在研发创新和市场推广方面,还有哪些规划?
研发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企业建立了“双轮驱动”的研发模式,一方面,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每年将不低于8%的营收投入到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中;另一方面,积极构建开放式创新生态,与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联合实验室,整合产学研资源。比如,我们在济南投资建立了研发中心,与南开大学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近年来推出了40%水溶性水杨酸、60%水溶性壬二酸、羟丙基壳聚糖等产品,就是通过与大学的联合研发,成功攻克了技术难题,提升了产品性能,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
对于精准契合市场需求方面,注重以用户需求为导向。营销部门定期收集行业趋势、竞争对手动态和客户反馈,这些信息会第一时间同步到研发团队。同时,推行“联合研发”和客户全流程定制服务,产品开发过程中不断地获取客户需求,及时调整优化,确保研发出来的产品既能满足市场当下需求,也能引领未来趋势 。
未来的发展,公司将继续深耕核心技术领域,计划在环糊精包合技术、工艺优化、新产品开发方面加大研发力度,组建专项研发小组,预计在未来三年内推出3至5款具有颠覆性的创新产品,进一步巩固在行业内的技术领先地位。
在市场推广上,公司将加强数字化营销转型,利用大数据分析更精准地洞察用户需求,优化推广策略。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参加国际知名展会,与当地合作伙伴建立深度合作,同时,提升品牌的国际影响力,让智源生物的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大众网记者:请问山东富斯特油脂科技有限公司的有机胺类产品在市场竞争中优势体现在哪几方面呢?
一是市场份额独占鳌头。据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表面活性剂专业委员会数据,2024年公司主营产品十八 / 十六烷基二甲基叔胺市场占有率达35%,产能、产量及营收均居全国首位,在国内市展现出强大的市场影响力与客户认可度,为有机胺类产品竞争筑牢根基。
二是先进安全的生产工艺。公司引入自动化先进控制系统,实时监控、稳态调整反应参数,保障生产过程稳定一致,确保产品质量,工艺先进性使产品在纯度、质量稳定性等方面脱颖而出。
三是持续创新的技术研发。公司围绕有机胺类产品不断研发创新,拓展产品应用领域。在合成橡胶高分子材料、硅油、石油添加剂、沥青乳化剂等工业领域,以及民用日化行业的衣物柔顺剂、抗静电剂、杀菌消毒剂等方面积极布局,强大的研发实力使产品紧跟市场需求,不断推陈出新,增强市场竞争力。
四是广泛多元的应用领域。有机胺类产品广泛用于日用化学品(如洗手液、杀菌剂)、制药(医药杀菌剂、消毒杀菌剂)、石油工业、建筑造纸、塑料加工、纺织印染、聚氨酯发泡等多个领域。产品应用行业跨度大,能满足不同行业客户需求,分散市场风险,扩大客户群体,形成广泛的市场覆盖,相比专注单一领域的企业,具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五是显著提升的产品质量。通过持续工艺改进、设备升级,投资更新老化设备,引入新型高效反应釜和分离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有效满足市场增长需求,在市场中树立了良好品牌形象,以高质量产品吸引更多客户,巩固市场地位。
六是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秉持节约能源、环保先行理念,优化生产工艺减少能源消耗与废弃物排放。在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的当下,契合绿色发展趋势,不仅符合政策导向,降低运营风险,还能吸引注重环保的客户,在市场竞争中获得额外优势,展现企业社会责任感,提升企业形象。
总的来说,公司凭借多维度的竞争优势,在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为行业树立了标杆。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升级、行业竞争格局持续演变,公司会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在技术创新、绿色发展等方面不断突破,为有机胺类产品市场注入新活力,引领行业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